稻城亞丁,對孤陋寡聞的我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名,經同事解釋才知道是一個高海拔的地方,開會時耍賴地問主管可否找其他人去拍,主管只淡淡的跟我說一句,那裡真的很美,你去了一定不會後悔,出發前,滿腦子都是上網查的有關高山症的防護措施,還準備了許多藥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就知道我有多麽的害怕及恐懼,到成都之後,開始了我們的拉車行程,整整8天行程,每天幾乎動輒都是3,400公里的路程,沿途的風景,讓我開始明......
四川九寨溝強震,讓已經回到台灣的我,更加想念之前的四川採訪之旅,話說抵達四川雅安碧峰峽熊貓基地前,下了一場細細的雨,想到下一個行程是看熊貓,我和攝影同事煒凱都有種得救了的感覺,他忽然嘆了口氣說,你不覺得這趟行程很像之前公司那篇攝影筆記,麻雀雖小,可是我超雖小,嗎,哈哈哈哈哈哈,我笑到岔氣地同意,真的是,誰想得到這三天我們經歷了什麼,第一天原訂晚上8點45分抵達成都的班機,因暴雨轉降重慶,但是沒有起......
瀘定是古時,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卻有一條水流湍急,峽谷凶險的大渡河,縱貫城內80多公里,當時要背著沉重物品要過河的挑夫與馬匹,有的搭羊皮筏子,有的溜竹索,即便如此,仍常有人在橫越大渡河時送命,歷史上,有些貨物,甚至軍隊的調度,都曾因這條河而阻礙不前,清代時,為了加強漢藏往來與疆域的統治與管理,康熙皇帝特別御批建造,瀘定橋,所以這條橋又稱為,皇橋,走在搖搖晃晃的瀘定橋上,大部份的遊客只敢走在最中間......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新北市媒體記者聯誼會的年度參訪,首站即來到馬告生態園區的棲蘭,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翔宙也到棲蘭力麗馬告生態園區視察。李翔宙受訪表示,將強化馬告生態園區的各項景觀,營造更優質的休閒環境,提供民眾有不一樣的體驗。 棲蘭園區地處蘭陽溪、多望溪及田古爾溪匯流處,青山綠水美景...
說到印度料理,應該算是台灣人較不熟悉的異國料理,因為要吃到道地又獨特的印度菜,在台灣算是比較難得可貴的!位於台中市西區公益北街、精美街交叉路口的「斯里頂級印度餐廳」,就是由印度人所開設的餐廳,裡頭的香料、食材不少都是來自於印度,算是比較原汁原味的印度口味,沒有因為來台灣就調整成台灣人喜愛的口味!印...
巧克力戚風蛋糕 烘焙紙杯 圓直徑12 X 高6 公分中空模 分量 180g X 2 個 烤箱設定 170℃ 25 ∼ 30 分鐘 食材 植物油 35g 鮮奶 40g 香草莢醬 1g 砂糖 15g 低筋麵粉 75g 可可粉 15g 蛋黃 60g 蛋白霜打發 蛋白 120g 砂糖 60g &nb...
原味鄉村奶油蛋糕 烘焙紙杯 圓直徑4 X 高3.5 公分 風車捲口杯 分量 40g X 16 個 烤箱設定 180℃ 18 ∼ 20 分鐘 食材 無鹽奶油 150g 雞蛋 160g 蜂蜜 50g 砂糖 120g 低筋麵粉 165g 無鋁泡打粉 3g ...
巧克力堅果戚風蛋糕 烘焙紙杯 圓直徑12 X 高6 公分中空模 分量 180g X 2 個 食材 與P.30 巧克力戚風蛋糕相同,再多準備適量的熟堅果,如核桃、杏仁果、南瓜籽、夏威夷豆。 步驟 01 以P.30 巧克力戚風蛋糕步驟1 ∼ 14 完成蛋糕體。 &nb...
在雲霧繚繞的桃園兔坑村山腳下,濟公廟旁有間「雲山酒廠」,早期用山泉水釀造高粱、米酒。但隨著市場萎縮,老酒廠本欲黯然熄燈,4年前,新生代挺身接手,瞄準僅2%的基酒市場,他們要延續冷冽純淨的水源,做出台灣獨家的冷泉伏特加。走進酒廠,首先喝的不是酒,而是一杯水。「我們這個廠沒有自來水,而山泉水是有味道的。...
韓國人愛喝 燒酒 ,這個在韓國的小夥伴應該都了解~不管是工作壓力大還是鄰居家的貓生了小貓,都要找個藉口去喝一杯! (圖片來自NAVER) 前年,韓國著名燒酒品牌「 好日子 」的官方臉書上,公開過一款「 燒酒軟糖 」的概念圖,一發布就在韓網引起轟動! (圖片...
近來,小編在INS上 扒到了一個超人氣的美食博主, TA非常擅長做便當,尤其是各種 汪星人主題的便當,可愛到爆,讓網友大呼 「這麼可愛根本捨不得吃好麼!」 大家先來感受一下… (ins號:9th_london) &n...
山珍海味、飛禽魚鮮都能入菜的粵菜,從點心、燒臘、煲湯到熱炒等,菜式多樣、技藝探奧,粵菜不僅是中國菜八大菜系代表,也讓外國人推開對東方料理的想像之門。這一次,我們找來葉志光、羅嶸、謝文和許文光四位功夫大廚,請他們端上風味粵菜,為歲末年終的餐桌布滿豐盛富泰,用淋漓濃香預告隆冬裡的新春時節即將要來。位在台...
FunNow大家有聽過嗎? 他算是一個最近很夯的都會享樂app, 在FunNow可以找到很多享樂、享受的,像是美甲、美睫、按摩】飲酒之類~~根本就是我們愛美女子的好朋友, 裏頭的店家超級多,重點是有時候如果沒有預約,上Funnow就可以馬上找到"現在就有空位...
「秦鏡高懸」「借鏡觀形」「以人為鏡」…,自古以來眾多「鏡」之成語隱喻人生。而《鏡週刊》的問世,也正是「以『鏡』為名,務求反映事實、時代與人性。」 此刊是《鏡週刊》創刊一年首發的《酒誌》,自然不能脫離「鏡」的啟示與「文化」的土壤。中華文化5000年,有著深厚的品酒文化,與酒相關的故事不勝枚舉。拿習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