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地市場內的,愛養珈琲,店,空間裡飄浮著咖啡味,烤土司香,很仔細聞時還會察覺其中融著很淺,很淡,很隱約的魚鮮氣味,這裡像是市場裡的員工咖啡廳,咖啡店三代的任務都以熱咖啡,照料著魚販師傅們勞動後的胃,不過,這間迷人的老咖啡店最快將在4個月後因為市場搬遷,熄燈走入歷史,8月上旬的東京,正迎接著連續14天的降雨鋒面,天空陰霾,霧氣盤繞,早晚的涼意有時甚至偏冷,這天清晨,我跟著築地市場的魚販師傅們,一起在......
相較於餐廳的大魚大肉,我更愛小店簡樸無華的家常料理,隱身新北市永和區六合市場裡的,永和董家水餃,就是我想簡單吃頓晚餐,會報到的小吃店,剛起鍋的水餃,皮就像現擀的一樣Q,點10顆再配1碗湯,美味又滿足,離開前再外帶2包冷凍水餃,當颱風季的存糧最適合不過,水餃店的位置對非在地人來說,可能會不太好找,原則上就是從永和得和路388號的中藥行旁,穿過一條小道直走,就會看到水餃攤,下午4點半才開賣,我喜歡他們......
嘉義縣梅山鄉的,太平雲梯,9月下旬即將開放,除了登高望遠之外,也可以到一旁的太平老街走走,體驗一趟老街之旅,太平老街位在海拔1,000公尺,氣候舒爽宜人,時間彷彿在這裡放慢了腳步,沒有過多的觀光粉飾,少了擁擠的人潮,短短600公尺的街道,有牛肉麵,咖啡館,茶行及與良心蔬菜攤,彷彿將時空停留在30年代,又具有一點現代的文青風,這個老街頗令人玩味,當地人說,這裡早期是山產集散地,後來種植茶葉,是阿里山......
很洋氣的神戶,充滿洋風的飯店早餐很出名,這回我到神戶旅行,當地人告訴我,神戶有一間號稱,世界第一,的飯店早餐,非常值得一試,位在神戶北野區的,神戶北野飯店,地理位置很好,就在北野異人館附近的斜坡小道上,距離景點近,卻沒有觀光鬧區的嘈雜,周圍洋式建築林立,這間紅磚外觀的旅館,就夾在整片洋風氣息裡頭,安安靜靜,歐風設計的飯店房間高雅舒適,大廳也很適合小憩,家具採復古風格,這兒僅有30間房間,實在容不下......
都市人都知道,去咖啡店坐不只是喝咖啡,事實上,多數人可能根本不在意今天喝的是蘇門答臘還是耶加雪非,上咖啡店純粹只為了圖個清靜,但問題來了,很多咖啡店裡人聲鼎沸,一點也稱不上安靜,那所謂的,清淨,又從何說起呢,雪梨大學2位研究員4年前做了一份調查,發現白領階級對辦公環境最感冒的一點,首推,缺乏聲音隱私權,調查中列出了,溫度,空氣品質,光線,噪音,空間大小,等環境因素,讓受訪者挑選最感困擾的項目,結果......
第一次吃到台南,牛肉湯,時,我好震驚,僅僅將溫體牛肉汆燙一下,竟如此鮮嫩甘美,應該很難找到可以匹敵的同型小吃,但這次我在嘉義東市場吃到,牛雜湯,驚豔程度完全不亞於當時感覺,牛骨湯頭清甜有味,牛雜口感豐富,看來台南牛肉湯真的棋逢對手了,最接地氣的美食一定隱身在傳統市場,所以來嘉義,務必到有百年歷史的,東市場,挖寶,蔬果魚肉,祭祀糕點,各式小吃一應俱全,所以這兒又被稱作嘉義人的大灶咖,廚房,原本市場有......
相信有不少人去嘉義東市場,是為了一嘗,王家祖傳本產牛雜湯,我也不例外,吃完準備拍拍屁股走人時,發現隔壁攤正在炸,排骨酥,於是買了一袋試味道,一吃驚人,酥脆鹹香太涮嘴,而且完全不油,一問之下,原來也是賣了快80年的老攤,難怪炸功一流啊,與牛雜湯同梯,比鄰的,袁家筒仔米糕,也是在地人的心頭好,有的老主顧會自備鐵盒便當來裝兩個米糕再帶碗湯,就是一頓豐足的早餐或午餐,採買的婆媽們,則直接把摩托車騎到攤子旁......
嘉義火雞肉飯專賣店,有立案的就超過150家,到底哪家好吃,這趟嘉義採訪行,我從高鐵站租車人員,計程車司機,一路問到在地小吃店的老闆們,只能說各有所好,但,劉里長雞肉飯,是交叉比對,點名率最高的一家,抵達店門口,確實人氣爆棚,嘗一口招牌的,火雞肉絲飯,我了解在地人為什麼這麼推了,嘉義火雞肉飯的起源眾說紛紜,可以確定的是,在蔣經國總統親訪品嘗,盛讚後,這款庶民小吃彷彿鍍了金,更成為嘉義代名詞,至今全市......
台南人愛吃肉燥飯配虱目魚湯,往北走,嘉義人也嗜魚湯,但更愛刺少肉多的草魚,傳承3代,賣了快50年的,正老牌草魚,從下午5點營業到隔天早上10點,既是在地人的深夜食堂,也是活力早餐店,老闆每天清晨親自處理活草魚,因此魚肉鮮嫩,湯頭甘美,一大碗50元銅板有找,CP值破錶,難怪還沒開店就有客人癡癡地等,最早是開在省道旁,半夜2點開攤,主要賣給開大車的司機,當時生意好到貨車停一整排,2代老闆娘吳美梅笑說,......
位在嘉義文化公園旁的,阿波鴨肉麵,是我採訪60年老店,黑人魯熟肉,時,店員向我推薦的小吃店,我想說台北到處吃得到鴨肉麵,應該不會差太多,結果一上桌超陽春,只有鴨肉絲,油麵和清湯,但一入口令我驚豔,濃郁滋味讓我坐上高鐵後,還念念不忘,台灣光復後,嘉義就有鴨肉麵,外地吃法會加菜,我們就只有鴨肉和油麵,紅燒是指鴨肉有煙燻過,老闆簡聰波跟我解釋,原來嘉義歷史悠久的小吃不只有火雞肉飯,還有這碗紅燒鴨肉麵,為......
肉圓是個很奇妙的美食,它到不同縣市是會變裝的,彰化肉圓用炸的,高雄的會先炸後煎,其它還會有低溫油泡或清蒸的,這回我來到嘉義,肉圓不僅吃涼的,還要淋沙拉醬,到底是什麼怪奇滋味呢,開業50多年的,南門涼肉圓,就是專賣店之一,店家做法是用地瓜粉漿裹著瘦肉,豆薯,再進蒸籠炊熟,接著不進油鍋炸,而是放冰箱冰鎮,上桌前會淋甜醬,醬油膏,還有被嘉義人稱作,白醋,的沙拉醬,涼肉圓,外皮口感不是走彈Q路線,比較像夜......
嘉義人的下午茶,不是去甜點店吃蛋糕配英式紅茶,而是到南門圓環的,黑人魯熟肉,切盤熟肉配米粉湯,想吃還得請早,下午2點開賣,不到3小時就會賣完收工,嘉義的魯熟肉其實類似黑白切,或台南常見的香腸熟肉,差別是老闆有增加獨門手路菜,像是包進旗魚漿,青蔥,芹菜,荸薺的,旗魚腸,兼具營養和豐富口感,而我覺得最特別的是,米血,裡頭竟然加進地瓜塊,多了鬆綿口感和地瓜的甜香,沾醬更是一大特色,我用豬骨高湯加醬油膏下......
曾在嘉義大學就讀的友人和我推薦,南門圓環有攤早鳥限定的杏仁茶,於是我和攝影起了個大早,從旅店跳上計程車直奔目的地,一路上司機大哥提醒我們,圓環有兩攤,阿伯在賣的才是80年老字號,然後點杏仁茶要加蛋才不會太甜,還要配油條,到了現場,我發現其實也稱不上攤子,兩個白鐵桶,兩只茶壺,數個鐵杯,幾張塑膠椅就開始做生意了,簡陋卻很有味道,看完整內容延伸閱讀,獨嘉爆料,嘉義人下午茶不切蛋糕,切盤熟肉才道地,獨嘉......
台灣人實在太愛吃鮭魚,從便利商店的御飯糰,迴轉壽司的握壽司,到日料店的生魚丼飯,那粉橘色的肉總是人氣不墜,而國人每年嗑掉超過2萬噸的鮭魚中,就有9,900噸的鮭魚來自遙遠的北國,挪威,這天我們來到隱身台北東門市場的立食壽司店,魚,1坪的大小,料理台內站了2人,連轉身都難,店雖小,但老闆李泓陞人大方,用料實在,握壽司的肉飯比例是3,1,識貨的饕客上門點餐,切得厚厚的肥美鮭魚生魚片及握壽司是定番,再配......
講到海鮮丼,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應該都是在冷醋飯上鋪滿大塊魚鮮的形式,不過在東京日本橋的人氣名店,半,卻顛覆海鮮丼的傳統形象,以熱飯搭配切碎的當令海鮮刺身,而且店內菜單只有一款,丼,奢華丼,如此孤注一擲,東京老饕卻非常買單,每到用餐時段,至少得排上一個半小時才能吃到,海螺,墨魚,鰤魚,鱈場蟹等當令海鮮切碎,和黃瓜,蔥花,芝麻等香味佐料拌成一塊,在熱白飯上堆起豪氣巨塔,再淋上大量海膽和鮭魚卵,讓我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