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之旅笑話謎語@不浪費的食材保存術-了解食材特性解決食安問題

不浪費的食材保存術-了解食材特性解決食安問題從去年底開始,食安接連爆發的問題不但重挫了「美食寶島」的美名,也讓震驚老看著電視大陸新聞說哪裡來的「黑心」蛋、黑心奶一切黑心食物的鬼東西,竟然也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

也終究明白,為何這些年只要吃些垃圾食物,泡麵、過度油膩的便當,外食……臉總會過敏不適,看遍中西醫,也只查到是腸胃無法負擔,免疫系統失調。卻阿Q精神地感謝我那像石蕊試紙的臉,使我多數在家開伙,甚少外食。

不過,當大廠頂新皆同被它併購的味全,甚至統一還有時常購買食物的松青超市也被波及。我這愛煮之徒只剩下兩條路走:一、傳統市場 二、百貨公司下的高級外商市場。不過,傳統市場憑著是小市民的互相信賴,高級市場大傷荷包。
不浪費的食材保存術-了解食材特性解決食安問題再者一到兩人如何採買是個問題,現在對食物的不安導致都要去有機食品或者是一些自主農夫商店,但是就沒辦法日日小批採買。 這造成一個問題,要如何保存食材、吃得健康。於是從幾個方面著手:一、了解當令食材(吃對蔬果跟海產搭配節令的食物,會比較健康新鮮,也價格便宜)二、辛香料香草植物在家中自栽,正確使用「無」農藥產品。

當這些都準備完畢後,又回到了保存面。曾有新聞說,冰箱比馬桶還多細菌,正新聞嚇死我了,於是一路研究下來,我發現了這本書《不浪費食材的保存術》。

網路上書籍介紹,開宗明義說「 別再一進家門就把食材塞進冰箱裡!」就夠令人驚悚了,原來食材買回來後要立刻切,還是要用水煮過,這個步驟不但可以讓日後烹煮時更方便,還能延長保存日期,讓食材維持在最美味的狀態。
不浪費的食材保存術-了解食材特性解決食安問題作者結合營養學的觀點跟食物的特性。像高麗菜跟大白菜買回來其實是要先曬太陽,讓葉子曬軟之後才開始按照其營養價值條理,波菜類在料理前,要先將青菜泡在冰水裡保持水份。此外四季所盛產的青菜都是配合身體的調節而產生的,人要如何去了解食材、與自然共生讓自己更健康,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在介紹完食材的特點同時,也會有針對該食材的食譜推薦。

這類的書,在看的時候,不用急著一口氣看完。它是家中的萬用辭典,稍微了解特性,需要時翻看,跟食譜差不多。當各類疏食生鮮盛產的季節來臨時,翻閱順便計畫今天出去買菜要準備煮什麼。

正如最近是筊白筍、蓮藕、牡蠣……緊接著也是高麗菜的季節,光用想著就有好多可以煮。筊白筍可清燙灑鹽或者清烤灑上胡椒;蓮藕拿來煮排骨湯或者是蓮藕茶或是製成日式的醋沙拉;牡蠣可以做味噌牡蠣鍋或者牡蠣豆腐燴豆豉……在正確的時節吃好當令的食物,找到正確的飲食還有保存方法。

雖然本書作者是日本人,沒辦法全面符合我們的飲食習慣,但彈性運用搭配食令書跟其他食譜在加上多多去市場上詢問。令人討厭的食安問題,反而讓我們成為,雖然有點麻煩,卻又多點樂趣的自製美食家。



不浪費的食材保存術-了解食材特性解決食安問題書名:《不浪費的食材保存術》
出版社:積木出版
作者:魚柄仁之助
出版日期:2014年7月3日
博客來購書: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0682


本文轉載自SENSE NO.33《一個人的旅行》,版權範圍僅限欣傳媒,不得轉載。



«  

  »

#美食之旅  #笑話謎語 com  #一個人的旅行  #twdvd com  #pro e  #mac pro  #cnn com  #net book  #net books  #note book  #pc pro  #htc pro 2  #htc pro  #ipad book  #hp pro  #香港美食之旅  #台南美食之旅  #笑話謎語  #笑話謎語題目and解答  #享受吧 一個人的旅行  #享受吧 一個人的旅行線上看  #proe下載繁體中文  #proe教學  #mac pro 討論區  #mac pro 開箱  #日本美食之旅  #笑話謎語大全有題目有解答  #笑話謎語大全  #冷笑話謎語題目  #笑話猜謎謎語

相關推薦

文|舒麥攝影|吳馳仁 和牛,原指日本本土飼養的食用牛,其血統與飼養方式佳,肉質呈現強烈華麗的大理石紋,有別於其他國家的牛,能嘗到獨特的味道和質感,1998年,澳洲農民將日本母牛帶到澳洲繁殖,引入美國安格斯牛來配種,並以日本飼養技術來養殖,成就「澳洲和牛」的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牛喝啤酒、聽音樂...

全文檢視 →

這家音樂音響主題餐廳,隱藏在熱鬧的公館商圈裡面,彩繪玻璃的大門口旁有一座蕭邦彈琴的雕像,而室內空間則是大量原木裝潢,搭配許多老闆收藏的藝術品,呈現出溫馨典雅的風情。 店裡面的另外一個空間,運用彩繪玻璃而成的採光罩,讓光線自然透過七彩玻璃灑下來,現場特別擺放難得一見的古董留聲機,連音樂演奏圖案的玻璃...

全文檢視 →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跟編輯一樣,想不出要吃什麼時,就會去吃麥當勞呢?這個速食界的龍頭品牌默默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雖然是方便快速的選擇,但有時還真期待麥當勞推出新口味,不然吃來吃去其實也就那幾種啊~下面這些世界各國的麥當勞菜單,除了好羨慕以外,也希望這些口味能引進台灣。(或者下次去旅行時去嚐嚐看!) 有...

全文檢視 →

  緊鄰著一整排的中藥行,一走進這家位在迪化街上的咖啡館,映入眼簾的不是一大片的座位,而是琳瑯滿目的文創商品與各種精緻的伴手禮,要說它是咖啡館,不如說它是一個複合式的人文空間更為貼切。 為了要結合老街的人文歷史與產業特色,阮婷憶和幾個創業的夥伴,一開始就鎖定要在迪化街開店,因此為了找店面...

全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