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活動笑話謎語@2021嗇色園黃大仙祠開放日 暢覽仙祠遊蹤 見證百年蛻變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10月1日 - 今年為嗇色園黃大仙祠百周年紀慶,嗇色園於過去百年間一直屹立於獅子山下,與港人一同見證香港由小漁港蛻變成繁華大都會的成長足跡。為與民同樂,本園於今天(10月1日)起,一連三日舉辦2021嗇色園黃大仙祠開放日。

 

今天(10月1日)早上,本園舉辦了簡單而隆重的開幕典禮,為開放日掀起序幕。嗇色園鼓隊及嗇色園經樂團的精彩演出大獲好評,將氣氛推向高峰。

 

嗇色園主席馬澤華先生, MH, CStJ表示:「本園一直秉承黃大仙師『普濟勸善』的宗旨,致力發展醫療、教育、宗教、文化及社會服務等善業,惠澤社群,從不間斷。今年開放日的主題是『仙祠遊蹤·百年蛻變』,希望市民透過親身遊覽和參與活動,體驗祠內各處的宗教、文化及藝術特色,共同見證黃大仙祠多年來的變化和進步。」

 

嗇色園副主席兼物業管理委員會主席梁宇華先生則指:「過去兩年多以來,嗇色園完成了多項裝修及設置工程,例如入園的兩道自動扶手電梯、初一及十五晚間亮著的殿堂LED瓦楞燈、財神宮等。希望善信透過開放日,能夠親身參觀各項新建設。」

 

全園殿堂導賞

與過往的開放日一樣,今年黃大仙祠將會開放多個平日不對外開放的殿堂,包括大殿外壇、三聖堂內殿等,讓公眾入內參觀,而太歲元辰殿亦會免費開放。參加者可透過全園殿堂導賞,認識殿堂祀奉之仙真及本園建築特色,從而了解本園宗教文化及歷史變遷。

 

攤位遊戲

攤位遊戲的設計富有中國傳統特色,當中包括環保參神互動遊戲「拜神要帶乜?」,參加者能透過遊戲認識黃大仙祠的文化和環保參神的理念,既能向黃大仙師表達敬意,也能響應可持續發展概念,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

 

特色工作坊

開放日期間將舉辦不同工作坊,當中包括「手工香工作坊」,由導師講解香於廟宇的用途,以及其作用及意義,參加者可親手製作塔香粒或錐香粒作為留念。另亦設有其他工作坊,讓參加者體驗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和使用天然材料製作環保手工藝。

 

各類精彩表演

開放日期間共設有超過20場精彩表演,特色項目涵蓋中國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及特色項目,例如:變臉、中式雜耍、木偶劇、花式搖搖等。

 

「潮拜大仙祠.香港百年」微縮模型展

本園聯同本地著名微型藝術家團隊TOMA Miniatures合作,舉辦微縮模型展覽,並首度展出香港唯一的「黃大仙祠頭炷香盛況」微縮模型展品。

 

是次展覽共展出20件微縮模型作品,參觀者可從中認識多項非物質

文化遺產項目,例如粵劇戲棚、大坑舞火龍、長洲太平清醮等,更可以從其他呈現老香港生活的作品,如大型遊樂場、舊色當舖及戲院、舊式公屋單位等,窺看昔日香港面貌,感受不同年代的珍貴回憶。

 

本園現誠邀各位於10月1至3日到黃大仙祠四處遊覽,既可見證嗇色園百年蛻變,亦可感受建園百載的喜慶。是次開放日免費入場

 

2021嗇色園黃大仙祠開放日」活動詳情

日期:

2021年10月1日至3日(星期五至日)

時間:

上午7時半至下午5時

地點:

九龍黃大仙竹園村二號嗇色園黃大仙祠

 

有關2021嗇色園黃大仙祠開放日的詳細資訊,請參閱https://bit.ly/2ZsE8FR

 

圖片說明

圖片一:嗇色園董事會主席馬澤華先生, MH, CStJ致歡迎辭。

圖片二:嗇色園副主席兼物業管理委員會主席梁宇華先生致辭。

圖片三:嗇色園鼓隊的精彩表演大獲好評。

圖片四:嗇色園經樂團表演繞梁三日。

圖片五:開放日有不少殿堂開放,並設有導賞,讓公眾了解本園宗教文化及歷史變遷。

圖片六:環保參神互動遊戲讓參加者能透過遊戲認識黃大仙祠的環保參神理念。

 

請從以下連結下載活動照片﹕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d6CLys_0bEWbVHDYq0mNtPcWsczQQRyO?usp=sharing

 

«  

  »

#藝文活動  #LED LCD看板  #笑話謎語 com  #dot dot彩妝  #twdvd com  #google 翻譯  #cnn com  #LED 5W價格  #32 LED  #LED 10W  #LED 7W  #10W LED  #42 LED  #50 LED  #5W LED  #藝文活動查詢  #台北藝文活動  #笑話謎語  #笑話謎語題目and解答  #google翻譯工具  #google翻譯字典  #32 led電視  #台中藝文活動  #台南文化中心藝文活動2014  #2014藝文活動  #台北藝文活動查詢  #竹南鎮公所 藝文活動  #嘉義市藝文活動  #國軍藝文活動中心  #台中藝文活動查詢

相關推薦

Google首頁用陳澄波名作《淡水夕照》曾拍賣2.1億台幣 正港的淡水夕照將被「淡江大橋」掩蓋 到時畫價必更高? Google於2015年2月2日的首頁改作自陳澄波的油畫《淡水夕照》,藉以紀念陳澄波120歲冥誕 【多汁報●文創政策組/分析報導】新北市文化局官方曾認定,位於淡水出海口的「淡水夕照」屬於...

全文檢視 →

     【文創組/三峽報導】由三鶯社區大學攝影社、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慕思里企業有限公司所主辦的三峽金牛角文化攝影展,2月11日起在新北市三峽區民權街70號康喜軒三峽老街二店秀才之家展出,歡迎民眾在遊逛老街時順道欣賞別具地方特色的攝影作品。主辦單位康喜軒總經理曾裕林表示...

全文檢視 →

《冰佛》,嘎德,2006   今年2月16日,長流美術館將匯聚30餘位西藏重要的傳統與現當代藝術家,以「西藏文化薰禮—佛化萬相美術大展」為題,展出70餘件各類西藏藝術作品,呈現西藏藝術的各種姿態。 2006年,西藏當代藝術家嘎德用拉薩河水製成《冰佛》一作,再放到拉薩河中任其消...

全文檢視 →

以喜馬拉雅冰川聖水,匯聚台灣本土源頭活水鑄造而成的一百八十公分「冰佛」坐像,即將在台北揭幕。「冰佛」在眼前緩緩消融的過程,將讓觀展嘉賓擁有一個詩意且充滿佛性的藝術體驗。 西藏著名當代藝術家嘎德的《冰佛》是西藏當代藝術里程碑的代表作品。他將拉薩河的水,冰鑄成佛,又復消融於拉薩河中,巧妙地闡釋了輪迴的...

全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