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之旅食品添加物種類@昨日與今日的麵粉

昨日與今日的麵粉昨日與今日的麵粉

麵包的品質端賴原料的品質,再來才是實作的方法。撼動農業食品界的危機使我們保持警覺,自二次大戰以降,穀類的耕作反應了收益的迫切需求,而非品質與營養,於是栽種出來的都是些產量大、易種植的小麥,以求每公頃最佳收成效益。結果一九七○至八○年間,人人吃的麵包皆索然無味。小麥、麵粉及麵包的產業鏈響起警報,促使人們重新正視這個議題。

今日,磨坊業主開始提供以古老品種小麥製作的麵粉,人們從前種植這些小麥,卻一度因收益比例問題而將之屏棄。這些麵粉的營養價值高、著色度佳,烘焙出來的麵包外皮顏色討喜、內側柔軟可口。

其中蛋白質成分所構成的網狀組織,能適度圈住二氧化碳,而不至於產生如橡膠一般的麵團,關鍵在於蛋白質的品質,而非量的多寡(大致介於10-12%)。

我選擇合作的磨坊業主,則都使用以「合理減藥控制農法」(Culture Raisonnée Contrôlée, 簡稱CRC)栽培的穀類為原料來生產麵粉。

昨日與今日的麵粉該選擇有機麵粉嗎?
一開始我選用有機麵粉,結果發現做出來的麵包不僅昂貴且乏人問津,顧客並不買帳。有機農法禁止使用農藥和殺蟲劑,但我仍有所質疑,因為它還是可能受到鄰近其他非有機耕作的汙染。

合理減藥農法則能保留有機產品的優點,去除缺點。它之所以「合理」,在於原料與耕種方式的選擇,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尊重自然環境。農夫會辨別、排除對人體和自然有害的農藥與殺蟲劑,而非全數拒用,同時也能接受每公頃較少的收益,可說是一種比較實際的栽種方法。

昨日與今日的麵粉你的麵包該使用哪種麵粉?
假如你到了超市,把第一眼看到的麵粉買回家,你可能無法用它做出好的麵包。那多半是非有機的T55 麵粉,或可能是添加了抗壞血酸、麥穀蛋白及食品添加物「調校」而成的麵粉。挑選麵粉時請仔細閱讀包裝上的成分標籤,添加有利發酵的酶是可以接受的,其他則否。

使用合理減藥或有機麵粉的好處,在於產品成分的透明化及可確實追蹤的來源。你知道你的麵團裡加了什麼,且最終你知道自己吃了什麼進肚子裡。

麵粉的型號
麵粉型號(Type,縮寫為T)的分類標準,與穀麥種子外殼(稱作麩皮,富含礦物質)的含量多寡有關。為確定含量比例,我們利用礦物質的不可燃特性,將小量麵粉燃燒至900℃,再依照殘留的礦物質和灰燼量(稱作灰分)來決定型號*。我推薦的T65 小麥麵粉,其灰分介於0.62-0.75%。

近年來,灰分達到或超過0.75%、顏色較深的麵粉(T80、T100 或T150) 越來越受歡迎。

然而越接近全麥的麵粉,因保留了較多麩皮,殘留農藥與殺蟲劑的風險也越高。這類型的麵粉全賴合理減藥或有機生產的原料提供保障。一般最常提及的幾種型號麵粉,都是來自普通小麥。其他用來製作烘焙麵粉的還有斯佩爾特小麥(épeautre)、單粒小麥(engrain)或裸麥等。

在你考慮斯佩爾特或單粒小麥等歷史悠久的古老麥種之前,你得先明白,這類型麵粉的蛋白網狀組織延展力較弱,因此揉製麵團時需要付出更多心力照顧。 

昨日與今日的麵粉小麥種子的結構

小麥種子的結構分成三個部分:富含維他命與礦物質的胚芽(佔整顆種子的2-3%)、澱粉與麥穀蛋白組成的胚乳(佔81-83%),以及包覆其外、富含纖維與礦物質的麩皮(佔14-17%)。製作麵包時,糖分與澱粉在發酵作用中擔任重要角色。

麥穀蛋白(小麥中主要的蛋白質成分)存在於普通小麥、斯佩爾特小麥、卡姆®小麥及單粒小麥中,同時也以最低比例存在於裸麥、燕麥及大麥中。麥穀蛋白的質量,關係到麵團是否柔軟或具有彈性,有了它才能產生鬆軟的麵包組織。





昨日與今日的麵粉《法國麵包教父的經典配方:梅森凱瑟的80款歐式麵包及獨家天然液種酵母,讓你在家揉出大師級自然原味》/ 作者: 艾瑞克.凱瑟
出版社:三采      



«  

  »

#美食之旅  #食品添加物  #食品添加物 英文  #iso 隨身碟  #ps3 iso  #nikon ais  #ai ais  #書蝨 殺蟲劑  #iso 認證課程  #光碟映像檔 iso  #iso 螺絲規格表  #柚柚 法國麵包  #法國麵包 英文  #iso 9001  #iso 燒錄  #香港美食之旅  #台南美食之旅  #食品添加物種類  #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  #ps3 iso 下載  #nikon ais 50mm f1.2  #nikon ais 35mm f1.4  #日本美食之旅  #食品添加物許可證  #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  #恐怖的食品添加物  #食品添加物查詢  #食品添加物法規  #食品添加物 英文  #二氧化矽 食品添加物

相關推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連續獲得3年香港推薦甜品的40年老店「佳佳甜品」?最近他們首度拓展海外分店,第一站就選擇擁有超豐富多樣的美食戰區信義區,雖然在香港本店,店裝簡單傳統,但是品牌特別為了台北分店重新設計,用簡單的品牌logo搭配透明的落地窗與外帶窗口,店內則擺放木質圓桌,讓原本港式的傳統風格添加一點...

全文檢視 →

隸屬香港唐宮餐飲集團、「唐宮小聚」於2014年在香港開幕後帶起一股摩登港點新風潮,這幾年在社群媒體上洗版的香菇包、各種萌趣造型的奶皇包,原始概念便是出自唐宮小聚的手筆。繼南洋料理Paparich金爸爸後,欣葉國際餐飲二度與唐宮合作,正式引進唐宮小聚,但因店名被本地商家搶註,因此台灣分店正式命更名為「...

全文檢視 →

最時髦的中菜餐廳 撰文/謝孟芝  攝影/林茂盛 當傳統中菜遇上美式料理的氛圍,「飯BAR」徹底顛覆所有人對中式料理的既定印象,新穎與經典的碰撞下,最具吸引力、最活潑的中菜料理早已默默席捲美食消費市場…. 「飯BAR」肯定是近來相當受關注的餐廳,特色的用餐環境與料理實力,讓到...

全文檢視 →

慢工熬煮溫暖的美味 撰文/蔡淞雨攝影/林茂盛 每日熬煮的費時火鍋和麵食湯底,繁複做工火鍋料,以及相當到位的滷菜,嚴選多樣新鮮蔬菜肉品,加上獨門自製醬料,冬天裡來「女當家」嚐鍋吃麵,經常被美食誘惑得心跳加速咚滋咚滋,女廚們細心料理,熱情款待的魅力,開業不到一年,已是饕客們口耳相傳,東區巷弄內的暖人心胃...

全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