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旅遊台中有線電視第四台申請@碳索花蓮.精品漫遊 環保局持續推動綠色旅遊永續花蓮

碳索花蓮.精品漫遊 環保局持續推動綠色旅遊永續花蓮

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花蓮縣環保局為維護花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潔淨的空氣與豐富的人文資源,積極推廣環境永續的理念,追求降低觀光旅遊所造成的環境負荷,推出3條低碳主題旅遊路線,邀請民眾透過觀光「碳索花蓮」!

環保局整合縣內觀光處、農業處、文化局及林務局等單位,串連低碳運具、低碳商旅店、低碳社區、環保夜市、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以「慢.精品.花蓮」為主軸推出3條低碳主題旅遊路線如下:

碳索花蓮.精品漫遊 環保局持續推動綠色旅遊永續花蓮▲綠能巴士串連花蓮各大景點。(圖/花蓮縣環保局提供)

【美崙溪散步】:以藍帶綠活、低碳運具為主軸,深度走訪碧雲莊低碳社區、花蓮原住民野菜學校、美崙溪畔、東大門環保夜市及七星潭風景區等地,深度品味花蓮城鎮風貌;相較一般旅遊,每人約可減少95公斤的二氧化碳。

【花蓮溪鄉村體驗】:以壽豐鄉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怡園生態小學塾為兩個主要據點,連結花蓮溪流域的人地互動,包含鯉魚潭樹屋、花蓮考古博物館、五味屋二手商店,展現山水遊森呼吸,鄉村農遊風情;相較一般旅遊,每人約可減少128公斤的二氧化碳。

碳索花蓮.精品漫遊 環保局持續推動綠色旅遊永續花蓮▲到低碳商店選用在地食材,減少食物里程就能減少碳排放。(圖/花蓮縣環保局提供)

【馬太鞍濕地植物生活學】:走訪太巴塱部落旅行、光復糖廠、大農大富平地森林,以及馬太鞍濕地生態,透過綠能巴士及自行車,走訪山間縱遊部落,相較一般旅遊,每人約可減少119公斤的二氧化碳。
環保局長饒忠表示,縣政府今年擴大推動綠色旅遊發展,於台北國際旅展、七星潭星光音樂會等活動辦理6場低碳旅遊宣導,受宣導對象超過10萬人次,也透過全國性電視頻道「NEWS 金探號」節目,推廣花蓮綠色旅遊,包含有線電視台、網路平台、社群媒體,總觸及人數超過8萬人次,遊客可規劃2天1夜的深度漫遊,體驗在地風情,從人地的互動中找尋被遺忘的人情味,經由愉悅的綠色旅遊體驗,讓民眾對低碳生活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

碳索花蓮.精品漫遊 環保局持續推動綠色旅遊永續花蓮
▲綠色旅遊減碳行動參考表。(表/花蓮縣環保局)

饒忠強調,從旅行中學習改變生活方式,將「低碳生活」從口號逐漸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身體力行,未來將規劃低碳示範旅遊路線,進行碳權教育推廣,鼓勵企業員工花蓮遊,俾提升企業社會責任形象,他誠摯邀請國人碳索花蓮,共同打造花蓮成為低碳幸福大縣。(花蓮縣環境保護局廣告)

«  

  »

#背包客旅遊  #自行車 批發及製造  #有線電視 第四台  #花蓮縣環保局  #花蓮縣環保局 檢舉  #木材價格表 林務局  #環保局 台北市  #七星潭風景區  #NEW PS3主機  #洗衣機 5公斤  #電視台 購物  #羅馬公路 自行車  #便宜機票網 背包客  #機票比價 背包客  #環境保護局  #高雄背包客旅店  #高雄背包客旅館  #台中有線電視第四台申請  #全聯有線電視第四台  #花蓮縣環保局 logo  #花蓮縣環保局電話  #花蓮七星潭風景區  #七星潭風景區地址  #日本旅遊背包客  #香港背包客旅館  #台中 背包客旅店  #板橋有線電視第四台  #豐盟有線電視第四台網路  #台南市有線電視第四台  #花蓮縣環保局局長

相關推薦

記者陳愛金 / 花蓮報導 搶先旅遊補助最高折抵1,000元! 為促進國內旅遊市場,交通部擬祭出平日團遊、春節疏運孝親專案、類出國二點零等旅遊補助,為不讓等不及出遊的民眾苦等,理想大地搶先祭出「寒冬旅遊補助」,鼓勵旅人們在冬季安排到東部享受好山、好水的美麗風情之旅!即日起到明年2/26前,憑客運、火車...

全文檢視 →

記者陳愛金/ 台中報導 東勢軟埤坑「尼!花生什麼柿」地景藝術展覽系列活動 阿尼與好友小Z一起花現東勢軟埤坑、新社國際花毯節等好吃好玩景點! 臺中市東勢區最負盛名的水果產地,每季產出豐饒果物,讓大家總能品嘗到當季美好滋味。今年,臺中市東勢區農會創新嘗試與台中大毅老爺行旅共同合作,將產地交給飯店策展團隊...

全文檢視 →

哈塔伊——探尋人類古文明 人類汲汲追尋的永生,至今未曾出現;現在的一切,在未來終將成為塵土之下的歷史。作為一座人類古文明之城,哈塔伊告訴我:「永生,有另一種方式。」 每年四月,正是土耳其春天來臨之際,鬱金香在此時含苞待放。由於工作因素,我從尚有些許涼意的伊斯坦堡,來到了晴朗的...

全文檢視 →

圖/新北捷運 作者:輕旅行_阿諺本文出處:https://travel.yam.com/Article.aspx?sn=121317 從捷運紅樹林站到漁人碼頭,只要搭輕軌就能到! 最近有越來越多鐵道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繼台中捷運綠線通車後,新北的淡海輕軌第一期藍海線,也將在11月15日下午兩點起...

全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