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之旅新社薰衣草森林@【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這篇開頭先請大家猜個謎語「無腳會走,無嘴會哮,無會車畚斗」是什麼呢?
就是本篇的主題「陀螺」俗稱「乾樂」,大概已經有4千多年的歷史,
根據文獻記載宋朝有一種名為「千千」的玩具,形狀就類似手捻陀螺造型,
「千千」是個長約3公分針形物體,放在象牙製的圓盤中,用手捻使其旋轉,比賽誰轉得最久.就是獲勝者,
這是當時嬪妃宮女,用來打發時間的貴族遊戲.

而到明朝的時候,當時劉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一書中,有一首民謠:
「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死,踢毽子.....」的記載
才開始有「陀螺」的名稱出現。

而今年的「大溪文藝季」剛好有邀請到「美華國小陀螺隊」、陀螺達人「尤茂雄」、「林森海」進行陀螺特技表演,
真是超級精彩的,請各位看官慢慢欣賞吧!
另外,提醒各位有機會可以在現場觀看,一定不能錯過歐!現場才可以看出真正的神乎其技!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美華國小陀螺隊」表演的鐘擺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美華國小陀螺隊」表演的鐘擺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陀螺達人「茂雄」表演「一次單手打七顆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陀螺達人「茂雄」表演「一次單手打七顆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陀螺達人「尤茂雄」表演「單腳打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陀螺達人「尤茂雄」表演「定點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陀螺達人「尤茂雄」表演「雙手打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130台斤,也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的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花式陀螺達人:阿海師表演「三層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花式陀螺達人:阿海師表演「騎單輪敲木磚打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花式陀螺達人:阿海師表演「打純水泥製作的132台斤的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地板上的痕跡都是這顆「水泥陀螺」所製造出來的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看看這些達人,綁陀螺時認真強而有力的表情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看看這些達人,綁陀螺時認真強而有力的表情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本文作者:Albert(愛伯特),原文網址:【【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格主:愛伯特
一個愛拍照愛旅遊愛分享,但是話又不多的害羞男人,喜歡用自己的鏡頭以及當下的感受, 用攝影記錄當下的時刻,用畫面代替文字,記錄著人生中的每一刻!

「Albert的影像紀錄」粉絲團,歡迎大家一起來聊天~】

-----延伸閱讀-----
【景觀】頭屋.薰衣草森林(充滿愛情與幸福的地方)
【北海岸】基隆.天空爆藍的北海岸初體驗
【森林】南投.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大學池篇)
【沙雕】福隆.2012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點沙成金)
【寺廟】大溪.蓮座山觀音寺(香火鼎盛的觀音寺廟)
【食記】大溪.大溪美食吃透透(小吃篇)

«  

  »

#美食之旅  #薰衣草森林  #快8 粉絲團  #粉絲團 100  #hsdpa 是什麼  #低通濾鏡 是什麼  #監聽喇叭 是什麼  #樂高小農場 薰衣草  #垂直同步 是什麼  #跳舞姐 粉絲團  #張宇主播 粉絲團  #即期匯率 是什麼  #鹿角菜膠 是什麼  #洋果子 北海岸  #翡翠檸檬 是什麼  #香港美食之旅  #台南美食之旅  #新社薰衣草森林  #薰衣草森林明德店  #hsdpa是什麼意思  #薰衣草森林農場  #澳洲薰衣草農場  #日本美食之旅  #台中薰衣草森林  #新竹薰衣草森林  #內灣薰衣草森林  #薰衣草森林尖石店  #苗栗薰衣草森林  #尖石薰衣草森林  #薰衣草森林門票

相關推薦

鮮奶也有LV!全國第一家申請鮮乳產銷履歷認證的高大牧場,場主陳東杰從國外進口甜燕麥、百慕達草、苜宿草等,為牛隻補充營養;夏季天氣熱,牛隻每天洗3~4次澡,並定期健康檢查,還有戶外空間可以活動筋骨、曬太陽,每頭牛都頭好壯壯,陳東杰說,有健康的牛才有健康的牛奶,他要打造「LV」級的鮮奶。 不混用其他乳源...

全文檢視 →

都市裡,餐館標榜「無菜單料理」成為一種流行,但在深山部落裡,「沒有菜單」不足為奇,因為部落族人向來收成什麼吃什麼,以在地食材入菜,簡單就很美味。嘎色鬧,深山泰雅部落 近年因政府鼓勵發展城鄉特色,許多深山部落積極推廣家鄉產業,並以原民文化為亮點,成功吸引外界的目光,將人潮帶入部落,創造新興的觀光潮流,...

全文檢視 →

一次到台東旅遊的機緣,李銘煌發現,果農種出好吃的釋迦,卻因產銷失衡,只能賤價求售,果賤傷農的情景在他腦海久久不去,於是決定以台灣在地水果為原料做冰棒,協助農民解決產銷問題,枝仔冰品牌「春一枝」就這麼成立了。釋迦冰棒,吃得到果肉 一個簡單的「把水果冰起來」的想法,卻讓李銘煌吃足苦頭,為了研發不加香料的...

全文檢視 →

地瓜在許多長輩的記憶中,是不可或缺的主食,走過貧困生活的那一段,時至今日,這埋藏在地底下,似乎什麼樣的環境都可以生長的農作物,反而搖身一變成為健康食品的最佳代表。深藏不漏的平民英雄 三芝土壤屬於帶點紅的咖啡色土壤,偏沙質的壤土,反而更適合地瓜的生長,山坡地的地形排水相當良好,剛好適合非常怕積水的地瓜...

全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