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之旅唐宮蒙古烤肉吃到飽@這年頭,誰不愛吃到飽?

沒想到,一篇文章po在臉書上,兩天之內超過二十二萬人看過,空前轟動的程度,嚇我一大跳,平常分享在「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臉書粉絲專頁的文章,少則一萬人,多則六萬人看過,讓我的臉書刷新紀錄的文章是,全台最大規模吃到飽自助餐廳,雲朗集團旗下「品花苑」的試吃報告。
品花苑在我眼中有幾個特色:

一、午餐敢賣得比晚餐貴,而且刷新新北市吃到飽自助餐天花板價格,平日午餐1080元+10%,晚間880元+10%,而且午間每人一隻重400克的加拿大進口波士頓熟凍龍蝦,據餐飲部總經理大衛丁表示,龍蝦是用來誘客,不是食材,而是贈品。老實說,波士頓龍蝦本來就不如本港龍蝦,可是熟凍狀態,肉質飽滿又有海水味,品質算相當不錯。不過食用得小心,波士頓龍蝦殼堅硬,最好借一把大剪刀,否則就像我一樣,急著吃而劃破大姆指。
這年頭,誰不愛吃到飽?
二、蒙古烤肉吃到飽,什麼肉都有,連鹿肉也沒缺席,並請來前唐宮老師傅製作小燒餅
老實說,補肉速度有點慢,肉盤見底無人問,調味料以階梯式排列易形成塞車,但蒙古烤肉台灣自創,誰不想來一碗?所以烤肉師傅馬不停蹄,試賣期間來客數近六百人,師傅日炒六百碗以上,連我都想吃兩碗。

三、供應上百道冷菜熱食,九成生食材一字擺開,九成菜餚現點現做,打破吃到飽的熱菜難吃,甚至像剩菜的刻板印象。
老實說,因為強調現點現做,幾乎每一區都要排隊等待,熱門區等待人數甚至超過十人以上,不過用餐時間長達三小時,大家都心甘情願慢慢耗著唄!也因此不見小跑步搶食。如果在沒人排隊,食材就緒的狀況下,泰式涼拌要等1分鐘,叻沙麵1分半鐘,蒙古烤肉50秒,開生蠔10秒,生魚片20秒,鯛魚燒3分30秒(鯛魚燒很麻煩,師傅不願一口氣做好一整盤,所以等待時間更長),即使有現成炒好做好的料理,也是少量製作。

四、只供應五吋骨盤取菜,限制客人不能一口氣拿很多,老人家抱怨走來走去很辛苦,甚至沒有整盤端走的機會
老實說,雖然客人不斷投訴,盤子小,裝太少,很麻煩,而且取餐次數增加,一定要走來走去,坐下站起。但大盤裝菜讓客人變貪心,不懂珍惜食物,而且亂堆一通,擾亂味道。不過別說是老人家,到最後連我也累了,不過「就算只提供小盤子,也有人一次四盤裝回18粒帶殼生蠔。」大衛丁透露,即使只給小盤子,客人還是有本事疊疊樂。

五、7-11+柑仔店就在這裡,一整排飲料冷藏櫃,種類多達40種以上,全是領導品牌非雜牌飲料,咖啡機,紅茶機不止一台,還有超商最夯的霜淇淋機。另外數十個玻璃罐裝糖果、巧克力、魷魚片、豬耳朵,任君取用。

文、攝影/王瑞瑤(中國時報資深美食記者)

本圖、文轉載自料理‧台灣雜誌,版權所有僅限欣美食使用



«  

  »

#美食之旅  #調味品 調味料  #蒙古烤肉吃到飽  #非凡 湘菜 吃到飽  #天花板價格  #泰國料理 吃到飽  #烤肉吃到飽  #咖啡機 比較  #燦坤 咖啡機  #sampo 咖啡機  #7-11 咖啡機  #bosch 咖啡機  #twist 咖啡機  #gee 咖啡機  #全家霜淇淋 巧克力  #香港美食之旅  #台南美食之旅  #唐宮蒙古烤肉吃到飽  #成吉思汗蒙古烤肉吃到飽  #輕鋼架天花板價格  #浴室天花板價格  #日本美食之旅  #台北蒙古烤肉吃到飽  #台中蒙古烤肉吃到飽  #高雄蒙古烤肉吃到飽  #大戈壁蒙古烤肉吃到飽  #桃園蒙古烤肉吃到飽  #蒙古烤肉吃到飽餐廳  #台南蒙古烤肉吃到飽  #新竹蒙古烤肉吃到飽

相關推薦

  爸爸的早餐   一提爸爸做的早飯, 大家心目中的第一印象 往往是 「黑暗料理」。         然而在廈門卻有這樣一位爸爸。 連續 12年, 4000多天, 每天早起用自己親手做的 愛心早餐叫醒女兒, 色香味俱全, 每天都不帶重樣的!...

全文檢視 →

近來全台餐車文化愈來愈流行,但不論是胖卡餐車、還是三輪餐車,都面臨被警察取締的問題,或許台灣也能參考國外的做法,透過衛生管理的課程、取得固定合法營業執照的方式,讓台灣街頭小吃餐車成為城市街景的一環。 根據高雄文創三輪車業者的估計,全台灣目前大約有3、400輛三輪餐車,其中高雄即占了1/3,「LA R...

全文檢視 →

創立於2010年的「厚切牛排」,創始店就位於板橋亞東醫院附近,因為厚實又大塊,所以短短時間內就爆紅,後來還引起不少同業的模仿競爭!不過他們家跟別的平價牛排不同的是,牛肉都是採用Prime、Choice等級的原塊肉品,不僅肉質軟嫩多汁,而且吃起來不會有過多的筋性,咀嚼起來非常過癮!另外厚片豬排、雞腿排...

全文檢視 →

夜幕低垂,公園旁停著一台小餐車,培根煎得滋滋作響,灸燒起司不斷冒泡,吐司煎烤至乾爽香酥,配上美生菜、番茄、淋上蜂蜜,「Full Sandwich」三輪餐車開賣1年多,不少忠實顧客不遠千里而來就為了這一味。 1年半前,高雄餐車還沒那麼流行,那時28歲的楊昌融剛換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卻發現這不是自己想做...

全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