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旅遊農產品進出口統計@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是石滬的海神文化祭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是石滬的海神文化祭

記者呂蘋恩/桃園報導

在傳統文化越來越簡化的現在,位於新屋蚵間石滬仍有一群堅持遵循傳統的石滬守護者們,每逢海神媽祖誕辰(農曆三月廿三日),石滬守護者們會準備豐盛三牲四果貢品,以扁擔挑至海邊來祭拜感謝海神媽祖娘娘一年來的保佑,讓海上作業平安順利;依習俗也會準備當地傳統紅龜粿、菜包分送給親好友吃平安,祈願大家安康幸福。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是石滬的海神文化祭▲家家戶戶挑擔準備祭海貢品。 (圖片來源:桃園石滬協會)
這些宛如海上長城一般的石滬,在桃園新屋海邊存在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是傳統最古老的捕漁方式之一,先人就地取材利用海邊石材堆疊成滬,利用潮汐的高低差,困住隨潮流進入石滬的魚類,再行補捉。值得一提的是,石滬的建造是無法一個人完成的,它必需集結眾人的力量和資金共同建造,無形中也凝聚了村民和家人的感情。新屋蚵間石滬是全台灣最大的石滬群。其中有三座保存較佳,已列入文化景觀資產, 也是台灣本島唯一至今仍有捕撈漁獲的功能又經桃園石滬協會維護與修復後目前已有四座石滬滬堤相當完整,且滬滬相連承現魚鱗狀分布蚵間海岸。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是石滬的海神文化祭 ▲漁民們相信豐盛的漁獲全是媽祖保佑。 (圖片來源:桃園石滬協會)
桃園石滬協會理事長許仁郎說:「早年行業不多,沒什麼賺錢機會,基本上就只有種田。種田收入不高,漁獲價錢比種出的來農產品價錢好。當時,從石滬獲得的漁獲,自己家裡吃之外,還可以賣錢,所以有『一座石滬可抵一甲地』的說法。」因為看天吃飯,使得這群石滬守護者們更是敬天畏地,不但沒有屏棄傳統更要遵循傳統,一代傳一代,讓傳統被看見。
桃園石滬協會
桃園石滬協會以保存維護石滬人文、地景、生態保育之宗旨,致力於維護、活化新屋蚵間石滬群,協助推廣海岸環境教育,結合在地居民貢獻心力,期能使蚵間石滬歷久彌堅,成為桃園海岸的海濱長城。
桃園石滬協會臉書粉絲團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kejian2018/

«  

  »

#背包客旅遊  #農產品 進出口  #笑話謎語 com  #twdvd com  #cnn com  #net book  #note book  #ipad book  #facebook  #face book  #快8 粉絲團  #粉絲團 100  #便宜機票網 背包客  #機票比價 背包客  #台北 背包客 住  #高雄背包客旅店  #高雄背包客旅館  #農產品進出口統計  #農產品進出口貿易  #笑話謎語  #笑話謎語題目and解答  #netbook  #net book value  #facebook餐廳  #facebook開心農場  #日本旅遊背包客  #香港背包客旅館  #台中 背包客旅店  #笑話謎語大全有題目有解答  #笑話謎語大全

相關推薦

距離釧路開車40分鐘的小村鎮「鶴居村」,因為其寧靜而柔美的天然景觀,被日本人譽為「日本最美村莊」。秋季到訪是最好的時刻,附近田中整片紅葉連綿。當地人告訴我們,之所以叫做「鶴居」,是因為有大量丹頂鶴在此棲息。每年11月至隔年3月,是觀賞丹頂鶴出現的最佳時間。 我開車在道路中行駛,周圍田間突地有白點在舞...

全文檢視 →

峇里島的天然之美,不只有被列入世界遺產的梯田景觀,烏布市區,也充滿活力,來自各地的飲食文化創意,在這片土地上熱鬧展開。我看著攝影操控空拍機,刷地一聲,起飛了。站在我身邊的全是老外,他們跟我一起緊盯著空拍機,太陽熱辣辣直刺雙眼,機器飛往左,再飛往右,烏布最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德哥拉朗梯田」(Tegal...

全文檢視 →

澳門的街名很會說故事,關前街,字裡行間滲出身世。17世紀,清朝在這兒設立「關部行台」,打開洋人進入中國的關埠,碎石子路鋪滿舊城生活感,迂迴的窄街雜巷,有如血脈般交錯,流淌著美好的舊日時光。近2年來,老海關不斷淘洗出新意,一票年輕人走進老房子,注入時髦養分。2017年10月才開張的「文藝門A Port...

全文檢視 →

這是藏在山裡的一間小木屋,外頭環抱的全是秋意。秋日時節,北海道道東的「然別湖」附近已經很有冷意。屋外的紅葉撒遍整個前院,濃烈紅色中卻帶有蕭瑟的美感。站在屋外慢走一圈,空氣中傳來煎漢堡排的香氣。 這股很溫和卻又很難不注意的香氣,在焦香裡混合著肉味兒,原來小木屋裡頭是專賣漢堡排的。看完整內容延伸閱讀【北...

全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