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旅遊大埔鐵板燒菜單@日治時代的台北城內街景長這樣?!認識台北「三市街」艋舺、大稻埕、台北城

日治時代的台北城內街景長這樣?!認識台北「三市街」艋舺 大稻埕 台北城

<認識台北—街>

作者:莊永明

艋舺、大稻埕、台北城─所謂的台北「三市街」,是台北市的「原型」,這三個「聚落」的發展,先後有序,而且各有其成長背景,也因此街道的布局、房屋的造型,也各有其獨特的個性。

艋舺和大稻埕都有過商船麕集、帆影林密的年代,是同屬於「商業社區」,只是艋舺是閉塞的,而大稻埕則是開放的。

艋舺在一八二○年代,已儼然是台灣北部經濟、政治與軍事的中心,和台南、鹿港鼎足而立,這個由漢人移墾、建造的市街,經歷了漳泉械鬥、異姓爭鬥,產生了強烈排他性,形成了保守性格。

淡水河床的淤塞,使這個由「番漢交易」之地所形成的郊商殷盛的市街,逐漸地走向了衰敗,將其貿易市場拱手讓給了「下游」的大稻埕。

分類械鬥,被三邑人追、趕、跑的同安人,退入大稻埕,和以後在新莊方面戰敗遁入大稻埕的漳州人,本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心,攜手合作,在奇武卒社故址,建立了新的家園。

艋舺人的褊狹民族思想,阻止了外國人「協助」它振衰起敝的機會,倒是大稻埕人接受了西方資本的投入,在歐風美雨下,加上自己的打拚、進取,逐漸地繁盛起來;大稻埕不僅在「台北」取代了艋舺的地位,更因為保有了「台灣風格」,成了台灣的「明日之星」!

一八八○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東進,震撼了東方古老的王朝,風中殘燭的大清帝國,在法國人的挑釁之前,完成了台北城的建築,這一座偏處海隅的帝國最後城堡,連著台灣在馬關條約談判席上,作為甲午戰爭打敗仗的籌碼,輸給了搭上世界「帝國俱樂部」列車的日本人。為了抗拒自己被賣身,台灣居民擁護著清國官吏,揭櫫著「民主」大幟,成立了「台灣民主國」,並且祈求獲得歐美的承認,只是日本人不肯輕易放棄戰利品,揮軍前來強制接收,台灣人的血肉終敵不過船堅砲利。

日本帝國對於擁有的海外第一個殖民地,不免自炫一番,在經濟上推行「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建設之餘,不忘將台北修飾得更近代化,以展現帝國實力。這些對「本島人」(台灣人)自稱「內地人」的日本人,劃定了「城內」是他們的統治權力中心和居地,次第蓋了不少的宏偉建築,更修築了好幾條寬闊大道,而且都市計劃的藍圖,眼光也一點都不膚淺,全是循著「百年大計」去規劃,畢竟他們認為「太陽旗」是永遠不會西墜的。

「本島人」雖然受盡屈辱、卑視,在政治上不能「伸腳出手」,但是憑著移民後裔的海洋性格,在商業上展現了身手,大稻埕能在大正年代,用「自己掙來的錢」,建造了那麼多具有「台灣風格」的西洋建築,令後生的我們,也不得不為之驕傲!

更重要的是,大稻埕本著其「開放性格」,采擷和接納當時風起雲湧的民主思潮和民本精神,促使了台灣新文化的萌生,無論文學、戲劇、音樂都有可觀成就,難能可貴的是「本土性」意識堅強,將日本統治者定位在「非我族類」上;這就是「大稻埕人」與「台灣人」曾是同義字原因所在!

歷史的軌跡,能留痕之處並不多,「台北老街」保住了一些當代的建築,雖然已經都是在風燭殘年之中,畢竟幢幢都是歷史見證物,它能夠矗立,便是我們的幸運,這種「歷史教材」是獨一無二,不能再求,誰能忍心讓其消毀呢?

日治時代的台北城內街景長這樣?!認識台北「三市街」艋舺 大稻埕 台北城

 

回首三巿街,深度探索

三巿街─艋舺、大稻埕、城內,各有其時代背景,從什麼角度做深度旅遊,才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建議是這樣:艋舺,以「宗教之旅」做重點,參訪清水巖祖師廟、龍山寺、青山宮,了解這三座廟、寺、宮,其宗教信仰、廟會活動、巿集形色,可以看清楚老台北歲月身影,當然,剝皮寮歷史街區這個「活標本」也必得順道走走,庶民生活鮮活呈現其間。大稻埕,參訪港町(貴德街)、永樂町(迪化街)、太平町(延平北路)此日治時代代表台灣人「本色」的三大町通,循著一九二○年代的非武裝民族運動歷史遺點,以及一九三○年代的「台灣新文化運動」澎湃時期的歷史景點,將可知道「自覺年代」的台灣史,是多麼可歌可泣!

日治時代的台北城內街景長這樣?!認識台北「三市街」艋舺 大稻埕 台北城

日治時代的台北城內街景。

 

城內,雖不見一八八四年完工的台北城牆,但殘存原貌的北門,清楚地訴說城起城落的興衰故事。日本治台五十年,所規劃的巿街、興建的官署、「三線路」和殖民建築,足令吾人反省日本帝國主義所欲展現的「西化建設」。

帶著懷舊心情,走讀「三巿街」,何止令人思古,畢竟厚重且有深度的觀光視野,是需從歷史的源頭出發!

艋舺的第一街是今日的貴陽街,也堪稱「台北第一街」。大稻埕的第一街是今日的迪化街,大家所熟悉的年貨大街。城內的第一街,應數哪一條?台北城於一八八四年竣工後,城內街道布局已依衙門、寺廟、店屋有所規劃,是故難求哪條街是最早的答案。而且日治後的「巿街改正」,原先的「巿容」,已經變化太多。不過,啟程的地點,可從北門跨入延平南路出發,因為它是日軍進城之路。

日治時代的台北城內街景長這樣?!認識台北「三市街」艋舺 大稻埕 台北城

舊照片上的北門。

 

日治時代的台北城內街景長這樣?!認識台北「三市街」艋舺 大稻埕 台北城

──本文摘錄《台北老街【30周年暢銷紀念新版】(時報文化出版)

---------------------------------------------------------------------------------------------------

【作者簡介】

莊永明

莊永明(1942-2020年),台北市大稻埕人。1980年,應詹宏志先生之邀,在中國時報開闢一個「台灣第一」的專欄,每週一次、有系統地撰寫出台灣的人文、歷史等文化性的文章,前後長達一整年。在這個專欄中,陸續介紹過「台灣第一個醫學博士──杜聰明」、「台灣第一個畫家──黃土水」等。這個專欄推出後,讀者反應非常熱烈。很多人甚至主動提供更多的相關資料。

莊永明首開先例地整理出「台灣第一」的文稿,著名的文學家柏楊就說過:「莊永明是台灣第一個寫出『台灣第一』的人。」著作有《台灣第一》、《台灣記事》上下冊、《台灣諺語淺釋》10冊、《台灣風情》、《台北老街》、《台灣歌謠追想曲》、《台灣名人小札》、《台灣先聖先賢傳──韓石泉》、《傳唱台灣》、《島國顯影》、《呂泉生的音樂世界》、主講《台灣歌謠尋根》CD、2020年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合作的《臺灣歌謠傳鄉情—食百二,唱一二○》(臺語篇)CD專輯、《立言傳曲──莊永明口述影音紀實暨文稿紀念專輯》(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等。

《台北老街》獲中國時報開卷版十大好書;《台灣歌謠追想曲》獲1994年本土十大好書;《台灣歌謠尋根》獲1994年金鼎獎推薦優良唱片;《台灣醫療史》1998年獲巫永福文化評論獎。莊永明於2004年獲第八屆「台北文化獎」。

莊永明一輩子撰文並親身導覽,或在迪化街或在許多台北老街,為台北文史留下難以忘懷的身影。

«  

  »

#背包客旅遊  #啤酒屋 台北市  #清粥小菜 台北市  #食品材料行 台北市  #大埔鐵板燒 台北市  #海鮮吃到飽 台北市  #素食餐廳 台北市  #港式飲茶 台北市  #川菜餐廳 台北市  #跳蚤市場 台北市  #布行 台北市  #重機駕訓班 台北市  #k書中心 台北市  #貨車出租 台北市  #小貨車出租 台北市  #高雄背包客旅店  #高雄背包客旅館  #大埔鐵板燒菜單  #大埔鐵板燒加盟  #海鮮吃到飽  #新竹海鮮吃到飽  #素食餐廳台北市吃到飽  #台北素食餐廳推薦  #日本旅遊背包客  #香港背包客旅館  #台中 背包客旅店  #新竹大埔鐵板燒菜單  #大埔鐵板燒台北民權  #大埔鐵板燒新莊  #大埔鐵板燒汐止

相關推薦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228連續假期來臺灣的最北端走走,將會是個好選擇,新北市政府漁業處長汪昭華強調,除了可以在富基漁港品嚐現撈鮮甜的海味外,也可以到磺港漁港泡溫泉,舒爽您的身心,讓您徜徉在明媚春光中,愜意地享受北海岸特有的瑰麗景觀。 汪昭華表示,磺港漁港是全國唯一可以泡湯觀海的漁港,港內的金山海灣溫...

全文檢視 →

地方中心/台中報導響應中央新南向政策,台中國際機場以「廉價航空營運中心」為目標,推廣廉價航空以台中國際機場為第2個起降機場。市府觀光旅遊局指出,今年1月15日越捷航空「台中-胡志明市」航線開航,與華信共同經營中台灣-越南航線;此外,台灣虎航預定3月底進駐台中國際機場營運台中-澳門航線,泰國越捷航空也...

全文檢視 →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遠在陽明山,近在臺北大安森林公園都能看見杜鵑花開!臺北市政府今年首次舉辦臺北杜鵑花季,臺北杜鵑花季即將揭開序幕!將與已有20年歷史的臺大杜鵑花節結合,展期自106年3月1日至3月31日,預期可創造屬於臺北市的春天意象。 公園處處長黃立遠表示,美麗的「杜鵑花」自民國70年時被票選成為...

全文檢視 →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臺北市最繁華的信義商圈有您最意想不到的文史及自然景點唷!可以到臺北探索館探尋城市發展軌跡,至市民廣場田園城市香草區聞香,到繁華的信義商圈吃美食、聞書香、樂購物,訪信義公民會館及眷村文化公園體驗四四南眷村的歷史與生活,還可以逛逛充滿文青氣息的四四南村文創市集,輕鬆與臺北101地標合影...

全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