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活動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高雄畫刊話高雄」特展 看見城市發展歷程

史博館邀請全民觀展 看看自己是否當過高雄畫刊的封面主角

 

「高雄畫刊話高雄」特展 看見城市發展歷程
史博館正展出「高雄畫刊話高雄」特展。(記者陳俊廷攝)

 

記者陳俊廷/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史博)目前正在舉行「高雄畫刊話高雄」特展,帶領民眾從高雄畫刊看見高雄的蛻變與成長,史博館也誠摯的邀請全民造訪高雄觀展,看看自己是否曾經當過高雄畫刊的封面主角,也了解高雄人發展歷史軌跡。

高 史博表示,「高雄畫刊」自1980年創刊以來,內容橫跨1979年至今的市政發展,已紀錄35個年頭的歷史,堆疊近三百期,每一期的高雄畫刊都充滿高雄發 展歷史的軌跡,見證高雄的人事物的變遷歷程,是城市建設發展的歷史紀錄者,也是紙本型式的文史工作者,更是陪伴高雄市民成長的好朋友。

高史博前身為舊市府,即是發行高雄畫刊的所在地,因此,高史博特別推出「高雄畫刊話高雄」展覽,以展覽手法一看高雄畫刊的時空演變,更從高雄畫刊的內容沿革一看高雄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高 史博推出這項展覽饒富意義,自創刊號1980年1月號至1992年2月號之前,高雄市政府所在位置就一直在現今的高史博,這時期的高雄畫刊,忠實記載著舊 市府時期的市政建設。至1992年2月號開始,記載時任新市府大樓(今四維行政中心)時期的城市發展。至2011年1月號,開始記載縣市合併後的新生高雄 的重大建設。

史博館指出,高雄畫刊早已跳脫編印精美的刊物形象,而是肩付史料意義的重要文獻,翻閱高雄畫刊的每一頁,都能看見這座城市的成長軌跡,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期,都記載高雄人在這座城市打拼的足跡與汗水,這也是高史博推出這次展覽的最大動力。

為了表現高雄畫刊的成長軌跡,展場中特別以四面環繞輸出近三百期的封面,磅礡呈現畫刊的各期封面,從封面的美學手法與主題選擇上,也驚喜的能夠看出市容的變化、民風的轉變、市政的擘畫等等大事蹟,尤其在1986年左右的期數,大量的採用高雄市民做封面人物。

史博館也誠摯的邀請市民觀展,看看自己是否曾經當過高雄畫刊的封面主角。

「高雄畫刊話高雄」特展 看見城市發展歷程
近三百期的封面記錄為高雄奉獻的人事物,每一期的高雄畫刊都充滿高雄發展歷史的軌跡。(記者陳俊廷攝)

史 博館表示,在籌備展覽期間,正逢2014年7月31日深夜,高雄發生石化氣爆工安事故,藉由高雄畫刊,正好引領大家思考,畫刊看得見的,是高雄市35年來 的演變,從中央領導式的國族強調與官方書寫,歷經城市力圖現代化建設,直到近年強調綠能、文創、觀光、會展的宜居城市訴求;而畫刊看不見的,是數十年來刊 物鮮少著墨的,高雄市作為台灣重工業大城,夾帶的環境污染、工安問題等默默隱忍的悲傷。

史博館表示,傷痛之外,展覽希望能夠藉此重新看見高雄,思考高雄畫刊中,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高雄,正是高史博策辦「高雄畫刊話高雄」之深切意義。

 

「高雄畫刊話高雄」特展 看見城市發展歷程 

【更多報導,請上《民報:www.peoplenews.tw》;《民報粉絲團 www.facebook.com/taiwanpeoplenews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  

  »

#藝文活動  #高雄市政府  #我家牛排 高雄市  #大埔鐵板燒 高雄市  #笑話謎語 com  #twdvd com  #bbc news  #cnn news  #cnn com  #la new  #歷史博物館  #net book  #new pc  #note book  #canon len  #藝文活動查詢  #台北藝文活動  #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我家牛排高雄分店  #我家牛排高雄中華店  #大埔鐵板燒菜單  #大埔鐵板燒加盟  #台中藝文活動  #台南文化中心藝文活動2014  #2014藝文活動  #台北藝文活動查詢  #竹南鎮公所 藝文活動  #嘉義市藝文活動  #國軍藝文活動中心

相關推薦

由 DAC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所推薦的四位台灣新媒體藝術家參展比利時《城市之音──國際聲音藝術節( City Sonic: International Sound Art(s) Festival 》),於今年首獲歐洲文化之都的比利時蒙斯市展出。 2015 比利時第十三屆《城市之音──國際聲音藝術節(C...

全文檢視 →

第3屆大中華區醫學美容高峰論壇,名醫對談-玻尿酸注射技術交流。 客製化微調 提升整體美感 過去玻尿酸注射以單點為主、針對單一部位加強,以蘋果肌為例,注射後僅蘋果肌膨起,全臉卻欠缺整體美感,彭于賓醫師依據多年臨床經驗,衍生出「Yes金字塔注射法」(簡稱Yes打法)改善此一現象。 彭于賓醫師解釋,兩邊夫...

全文檢視 →

史上頭一遭!2015年9月12日至10月11日,松山文創園區將化身金鐘獎時光廊,重現廣播電視奇幻旅程。金鐘獎自1965年成立至今,已邁入五十年歲月風華,為完整呈現半世紀以來,廣播、電視與金鐘獎之於臺灣,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歷經兩年,籌辦「金鐘五十‧響」特別展,將帶領觀眾一覽廣電產業與金鐘獎的歷...

全文檢視 →

「琳派(りんぱ)」是日本藝術的一種流派,興起於桃山時代後期的造形藝術表現手法,不僅僅是繪畫、書法、建模等相關創作也包含期中。由本阿彌光悅(1558-1637)和俵屋宗達(生卒年不詳)創始,後由尾形光琳、尾形乾山兩兄弟集大成,之後由酒井抱一和鈴木其一在江戶確立其藝術地位。 俵屋宗達,〈風神雷神〉建仁寺...

全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