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照片 /侯名晏
溪洲底渡船頭
社子島的有應公信仰:許英媽廟
相對於本地信仰的坤天亭,較晚北上至社子島的南部移民,則合力興建了供奉五府千歲的北興宮。北興宮的對聯十分有趣,仔細看每一聯的首字都藏了出資者的姓氏,對聯的內容則是說明了北興宮由南而北的建廟典故。
由南往北,我們接著來到了李和興古宅,二層式的建築在1963年葛樂禮颱風大淹水時救了不少人。社子島的傳統建築頗具特色,許多房屋不僅在設計時便墊高處理,通常大廳與屋頂間還會有名為「半樓」的夾層,供居民收納不耐水淹的家具,以免被大水泡壞。從此地的建築可以看出,社子島的居民早已習慣與大水共處的生活方式。不過,自從抽水站擴建,除非遇上人為疏失,此地已少有淹水災情。
« 9成外國人都覺得台灣人很親切!全世界最友善的國家是...
#背包客旅遊 #啤酒屋 台北市 #清粥小菜 台北市 #食品材料行 台北市 #大埔鐵板燒 台北市 #海鮮吃到飽 台北市 #素食餐廳 台北市 #港式飲茶 台北市 #川菜餐廳 台北市 #跳蚤市場 台北市 #布行 台北市 #重機駕訓班 台北市 #k書中心 台北市 #貨車出租 台北市 #小貨車出租 台北市 #高雄背包客旅店 #高雄背包客旅館 #大埔鐵板燒菜單 #大埔鐵板燒加盟 #海鮮吃到飽 #新竹海鮮吃到飽 #素食餐廳台北市吃到飽 #台北素食餐廳推薦 #日本旅遊背包客 #香港背包客旅館 #台中 背包客旅店 #新竹大埔鐵板燒菜單 #大埔鐵板燒台北民權 #大埔鐵板燒新莊 #大埔鐵板燒汐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