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玉鼎/台中報導
近來陸續傳出山友登山時出現高山症的症狀,卻又輕忽該有的對應態度與做法,令人捏把冷汗。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籲請山友們,登山前務請做好登山計畫與風險評估,在山區面對疑似任何高山反應的發生,都應先以處理高山症的做法來面對,才是對自己生命負責任的態度。
雪霸國家公園區內高山林立,每年申請入園登山領略雪霸之美的山友不少。然近期陸續傳出山友發生高山症意外時,卻又輕忽該有的對應態度與做法。雪管處表示,雪霸園區山屋陸續由社團法人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置放攜帶型加壓袋 (Portable Altiude Chamber,PAC),此加壓袋主要用於嚴重高山症時減輕症狀使用,且使用後應立即下降高度方為正確做法,而非藉由使用加壓袋減輕症狀後續行既定路線。
雪霸處指出,然據雪霸處高山保育志工職勤記錄,有山友在高山反應產生時,欲利用加壓袋減輕症狀後再行上升高度及登頂,這種心態實不可取。此外,日前亦有山友申請入園許可後擅改登山路線,違反國家公園法第十三條第一項第八款「進出生態保護區禁止任亦變更核准路線或行程」的規定,發生高山症後,才緊急向相關單位申請直升機吊掛下山。
因此,雪霸處呼籲民眾,從事高山登山健行活動時,宜採漸進爬升方式,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高度的變化,切勿輕忽疑似高山症的任何症狀,並牢記「3D-Down、Down and Down」口訣,亦即「下降、下降、再下降」是改善高山症最有效的方式。
登山者應隨時注意自己或同行隊友是否出現高山症的早期症狀,若在同一高度休息後,症狀仍未緩解或一旦症狀惡化,應立刻降低海拔;如有高山腦水腫、高山肺水腫發生時,則應立即下山,絕對不可讓有高山症狀者單獨留下或自行下山。
雪霸處並建議,從事登山活動應對於行程做妥善的安排,緩慢上升高度,讓身體適應高度的變化是預防高山症最重要的準則。另外,避免劇烈活動、補充水分、注意保溫、不喝酒、避免服用鎮靜劑等,都可減低高山症發生的機會;若攀登三千公尺以上高山,則建議先在二千五百公尺左右適應高度待一晚。若要準備預防或治療高山症的藥物,需經由醫師開立,並且遵循醫師所指示的方式服用。
#背包客旅遊 #雪霸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社團法人 財團法人 #own 3d tv #own 3d #table pc #腎虧 and 食補 #鋁條 and 規格 #便宜機票網 背包客 #機票比價 背包客 #鋁箱 and 台南 #on my own #ie tab #台北 背包客 住 #高雄背包客旅店 #高雄背包客旅館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雪霸國家公園觀霧森林遊樂區住宿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照片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logo #日本旅遊背包客 #香港背包客旅館 #台中 背包客旅店 #雪霸國家公園住宿 #雪霸國家公園介紹 #雪霸國家公園汶水遊客中心 #雪霸國家公園入園申請 #雪霸國家公園觀霧森林遊樂區 #苗栗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