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之旅新社薰衣草森林@【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這篇開頭先請大家猜個謎語「無腳會走,無嘴會哮,無會車畚斗」是什麼呢?
就是本篇的主題「陀螺」俗稱「乾樂」,大概已經有4千多年的歷史,
根據文獻記載宋朝有一種名為「千千」的玩具,形狀就類似手捻陀螺造型,
「千千」是個長約3公分針形物體,放在象牙製的圓盤中,用手捻使其旋轉,比賽誰轉得最久.就是獲勝者,
這是當時嬪妃宮女,用來打發時間的貴族遊戲.

而到明朝的時候,當時劉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一書中,有一首民謠:
「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死,踢毽子.....」的記載
才開始有「陀螺」的名稱出現。

而今年的「大溪文藝季」剛好有邀請到「美華國小陀螺隊」、陀螺達人「尤茂雄」、「林森海」進行陀螺特技表演,
真是超級精彩的,請各位看官慢慢欣賞吧!
另外,提醒各位有機會可以在現場觀看,一定不能錯過歐!現場才可以看出真正的神乎其技!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美華國小陀螺隊」表演的鐘擺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美華國小陀螺隊」表演的鐘擺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陀螺達人「茂雄」表演「一次單手打七顆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陀螺達人「茂雄」表演「一次單手打七顆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陀螺達人「尤茂雄」表演「單腳打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陀螺達人「尤茂雄」表演「定點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陀螺達人「尤茂雄」表演「雙手打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130台斤,也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的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花式陀螺達人:阿海師表演「三層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花式陀螺達人:阿海師表演「騎單輪敲木磚打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花式陀螺達人:阿海師表演「打純水泥製作的132台斤的陀螺」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地板上的痕跡都是這顆「水泥陀螺」所製造出來的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看看這些達人,綁陀螺時認真強而有力的表情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看看這些達人,綁陀螺時認真強而有力的表情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本文作者:Albert(愛伯特),原文網址:【【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
【民俗技藝】桃園大溪.2012大溪文藝季(陀螺藝術) 格主:愛伯特
一個愛拍照愛旅遊愛分享,但是話又不多的害羞男人,喜歡用自己的鏡頭以及當下的感受, 用攝影記錄當下的時刻,用畫面代替文字,記錄著人生中的每一刻!

「Albert的影像紀錄」粉絲團,歡迎大家一起來聊天~】

-----延伸閱讀-----
【景觀】頭屋.薰衣草森林(充滿愛情與幸福的地方)
【北海岸】基隆.天空爆藍的北海岸初體驗
【森林】南投.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大學池篇)
【沙雕】福隆.2012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點沙成金)
【寺廟】大溪.蓮座山觀音寺(香火鼎盛的觀音寺廟)
【食記】大溪.大溪美食吃透透(小吃篇)

«  

  »

#美食之旅  #薰衣草森林  #快8 粉絲團  #粉絲團 100  #hsdpa 是什麼  #低通濾鏡 是什麼  #監聽喇叭 是什麼  #樂高小農場 薰衣草  #垂直同步 是什麼  #跳舞姐 粉絲團  #張宇主播 粉絲團  #即期匯率 是什麼  #鹿角菜膠 是什麼  #洋果子 北海岸  #翡翠檸檬 是什麼  #香港美食之旅  #台南美食之旅  #新社薰衣草森林  #薰衣草森林明德店  #hsdpa是什麼意思  #薰衣草森林農場  #澳洲薰衣草農場  #日本美食之旅  #台中薰衣草森林  #新竹薰衣草森林  #內灣薰衣草森林  #薰衣草森林尖石店  #苗栗薰衣草森林  #尖石薰衣草森林  #薰衣草森林門票

相關推薦

每年10月剛過,心就開始發癢,朋友有意無意提醒,該打電話了,可近來工作太忙,拖著拖著時間就過去了。這天人還在辦公室,一通電話響起,華姐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大閘蟹上岸了!」看一眼日曆,居然已是12月初,比往年都晚。隔天下班,我立刻奔向華姐的「龍鵬行」,華姐本名華海如 ,是美食記者心目中的大閘蟹專家 ...

全文檢視 →

吃飯聚餐,除了約在餐廳、私廚或是自己下廚,我們還有什麼用餐的選擇權?這一次,我們紀錄了三位料理設計人,他們是移動的風格廚房,上山下海為人烹飪;也是料理設計師,賦與食物故事情節,邀人們以舌尖探索滋味,也接收下好好吃飯帶來的療癒能量。工商社會、時間寶貴,好不容易等到假期來到,想到戶外從事露營活動,現在不...

全文檢視 →

「食物是既抒情又科學的。」種籽設計總監、節氣飲食研究室負責人淦克萍,力求老食物能轉身跟上現代,像是種籽團隊今年執行「客家家食物」計劃,以「客家漬」「採集X料理」雙展再現族群的食物靈魂; 為台南市政府美食節出版《辦一桌,台灣時光》,專訪總舖師阿勇師、 嘉進師,從地方生活、料理風氣及儀式禮俗紀錄台灣辦...

全文檢視 →

看著出自釀酒師,同時是安邦內市(Ambonnay)法國香檳區市長之手的法國獨立小農香檳,在杯中冉冉升起的細緻氣泡,我不禁心想,多虧他挺過波折考驗,我們才有機會在這裡與他一起驗收芳美佳釀。傳承至第9代的「Rodez酒莊」,Eric Rodez是主人,同時是釀酒師,也是法國香檳區安邦內市(Ambonna...

全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