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鷺科水鳥「新移民」紫鷺定居宜蘭十年有成,繁殖季大小紫鷺更成為全台鳥迷心目中的明星鳥,吸引許多拍攝和觀賞的鳥友絡繹於途。今年度第一批小紫鷺已經長大逐漸離巢,牠們認真鼓動剛剛長滿飛行羽的翅膀,形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新移民」紫鷺定居宜蘭十年有成,繁殖季就成為全台鳥迷心目中的明星鳥。(圖∕周俊雄攝)
紫鷺主要分布於亞洲、歐洲和非洲,台灣可見的紫鷺,可能來自中國東北和韓國等地,冬天往南度冬。大概在2011年以前,紫鷺一向被歸類為「稀有冬候鳥」,但是從那一年開始,有鳥友在宜蘭發現亞成鳥,經過第二年春天,鳥友開始記錄到紫鷺在頭城下埔四十甲濕地蘆葦叢及矮樹上築巢育雛,從此,宜蘭紫鷺成為台灣「稀有留鳥」,紫鷺築巢和育雛成為全台矚目的生態熱門話題。
紫鷺又稱為草鷺,性情孤僻,喜歡棲息在草澤水邊伺機獵食,主要以魚類、兩棲類、爬蟲類及各種小型動物為食。繁殖季的紫鷺,可以說是全台22種鷺科水鳥外型最豪華的一種,前胸和後背繁殖羽隨風飛揚,特別閃亮耀眼,展翅時更是讓人驚艷。
紫鷺的身長有70-90公分,只比蒼鷺和大白鷺小一點點,外觀雌雄相同,嘴、腳黃褐色,頭後有藍黑色飾羽,頸栗褐色,兩側有黑褐色縱紋,背部灰藍色,肩羽栗褐色,飛行時可見初級飛羽為黑色,紫鷺亞成鳥體羽為黃褐色。
最近幾年,頭城的紫鷺繁殖群體已經拓展到礁溪濕地開枝散葉,繁殖區距離可以觀測和攝影的河堤道路只有二、三十公尺。主要是頭城和礁溪這一帶擁有豐富的養殖區食源,非常適合紫鷺在此繁殖後代。其實,紫鷺也常常出現在宜蘭市區的宜蘭河兩岸覓食,未來是否還會擴大繁殖腹地,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每年二月間,紫鷺開始配對築巢、下蛋、坐巢,三月初陸續出生小寶貝,紫鷺親鳥忙著輪流育雛,牠們在外捕捉到小魚吞到嗉囊暫存,回到巢區再吐出餵食幼鳥。嗉囊在食道中段或後段,是特化形成的薄壁器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作為食物在消化前的儲存場所。
小紫鷺快速成長,羽翼漸豐,牠門索食的動作越來越粗暴,經常在親鳥一降落巢區,就以尖尖的嘴喙猛啄親鳥的嘴或臉部。桃園來的鳥友溫美玲說,小紫鷺簡直是「霸凌」父母,真是太超過。但是親鳥從不退縮,稍後還是吐出小魚給幼鳥,這就是親情的偉大。
經過將近兩個月的努力,小紫鷺已經陸續可以離巢,牠們將跟隨父母的腳步飛出舒適的生活圈,學習獨立覓食和自衛。宜蘭紫鷺繁殖區的濕地多是私人的土地,仍然面臨開發的壓力,鳥友們只能期待開發的進度越慢越好。(本文作者∕資深媒體工作者暨宜蘭左岸藝廊藝術總監:周俊雄博士)
影/直擊2022新店碧潭水舞秀首波 河岸第一排完整感動演出 »
#背包客旅遊 #便宜機票網 背包客 #機票比價 背包客 #台北 背包客 住 #2011年 電影 #2011年 經濟 #2011年 動畫 #2011年 農曆 #2011年 英文 #2011年 大事 #宜蘭市 美食 推薦 #沐舍 背包客 #台南 住宿 背包客 #宜蘭市 租車 機車 #宜蘭市 飯店 #高雄背包客旅店 #高雄背包客旅館 #背包客住宿 #台北背包客住宿 #2011電影列表 #2011電影排行 #日本旅遊背包客 #香港背包客旅館 #台中 背包客旅店 #樂趣台北背包客 #台北背包客旅館 #台北市背包客住宿 #台北便宜住宿背包客 #樂趣台北背包客 電話 #背包客住